兵馬俑

兵馬俑

2200多年來,8000尊真人大小的陶俑靜靜佇立,直到一位農夫的鏟子改變了歷史。

地點

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秦陵北路,秦始皇陵東約1.5公里處。 (點擊查看Google地圖)

年代

約於公元前210年秦朝時期製作,超過2200年歷史,直到1974年才被發現。

規模

約8000尊兵俑、130輛戰車、520匹馬、150匹騎兵馬,分布在三個面積達22780平方公尺的大型坑內。

參觀時間

3月至11月:上午8:30至下午6:00
12月至2月:上午8:30至下午5:30
週一休館(國定假日除外)

埋藏的秘密

1974年,西安附近的農民在挖掘水井時,意外發現了史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。

兵馬俑概覽

皇帝的來世軍團

兵馬俑的製作目的從未打算讓活人觀賞。中國第一位皇帝在死後將這些陶俑作為他的專屬觀眾,於公元前210年埋葬在巨大的陵墓附近,守護他直到永遠。

這些戰士之所以引人注目,不僅因為數量龐大,更因其獨特特徵。每尊兵俑都有獨特的面部特徵、表情和細節。考古學家認為,這些戰士是以皇帝軍隊中的真實士兵為原型製作的。有些戰士留有鬍鬚,有些有山羊鬍或無鬍,根據軍階不同,戰士的髮型各異,盔甲設計也反映了各自的軍事職位。

根據在遺址工作超過15年的考古學家李偉博士的說法,當你面對這些兵俑時,彷彿與2000多年前的活人對視。它們栩栩如生的特徵讓人感覺隨時可能開始軍事行進。

您將看到什麼

第一坑

第一坑:主戰場

最大且最具震撼力的坑,容納了整齊排列、準備戰鬥的步兵主力軍。沿著觀景平台,您將看到從碎片到完整組裝的戰士,處於不同修復階段。

「第一次看到第一坑時,我完全說不出話來。其規模令人震撼,像是凝固了2200年前的一刻。」 — 來自澳洲的遊客麥可

第二坑

第二坑:軍事力量

這個坑展示了秦軍的多樣性,包括弓箭手、騎兵和戰車兵。特別注意跪射俑,它是整個遺址中最具標誌性的形象之一。許多人認為第二坑包含了最精美的工藝範例。

「第二坑的細節令人難以置信。您可以看到不同的面部表情、盔甲圖案,甚至鞋底的紋路。」 — 導遊張敏

第三坑

第三坑:指揮中心

最小的坑似乎是指揮中心,包含高級軍官和一輛戰車。其親密的規模與其他坑的龐大軍團形成對比。不要錯過戰車馬匹上精緻的馬具和裝飾。

「在第三坑,你幾乎可以想像將軍們在精銳衛兵的包圍下策劃戰略。比其他坑更具個人化氛圍。」 — 當地歷史學家王濤

古代工藝,現代奇觀

古代工匠如何在沒有現代工具或技術的情況下,打造出8000尊獨一無二的戰士?

量產與個人化結合

這些戰士採用早期流水線技術製作,即使現代製造商也會為之驚嘆。考古學家辨識出八種基本身形模具,但每個頭部都是手工雕刻的。

「這就像一個工廠系統,」陶瓷專家劉建國解釋道。「他們大量製作基本零件,然後由藝術家為每尊俑添加個人特色。因此,沒有兩尊戰士是完全相同的 — 既是量產,又具個性。」

消失的色彩

剛出土時,戰士身上仍有鮮艷的顏料痕跡 — 粉紅、藍色、紅色和紫色。但暴露在空氣中幾分鐘後,大部分顏色便氧化剝落。原本,這支軍團色彩繽紛,而非今日的陶土色。

最近的發掘採用特殊技術保存這些顏色。在一個試驗坑中,考古學家發現了粉紅面孔、鮮紅盔甲以及綠色、藍色和紫色袍子的戰士,展示了整支軍團當年的鮮艷色彩。

您知道嗎?

戰士們原本持有真實武器 — 青銅劍、矛和弩。許多武器在發現時依然鋒利,分析顯示它們塗有鉻,這是一種直到20世紀才在西方「重新發現」的防鏽技術。

一些考古學家估計,完成皇帝陵墓全體建築,包括兵馬俑,可能需要70萬名工人,相當於波士頓人口的規模,投入單一項目。

意外的發現

為了尋找水源的迫切行動,如何永遠改變了考古學

1

1974年3月29日:農民的發現

1974年春,陝西省遭遇嚴重乾旱。來自西陽村的農民團體為了灌溉農作物,拼命挖掘水井,當時楊志發的鏟子在約4.5公尺深處碰到硬物。

起初,他們以為發現了一座古老窯爐或帶有陶器的墓地。繼續挖掘後,他們發現了一個真人大小的陶頭,接著是手臂,然後是更多碎片。

「我們只是想找水。我的鏟子碰到硬物,發現了一個陶頭。我們繼續挖掘,找到了手臂、腿和身體。我們完全不知道自己發現了什麼。有些村民很害怕,以為這些可能是邪靈。」 — 發現者之一楊志發

2

消息傳開

這個奇特的發現消息傳到了當地官員耳中。考古學家趙康民是第一位抵達現場的專家。他立即意識到這一發現的重要性,這些不是普通的陶俑,而是秦朝的遺物。

「我震驚了,」趙後來回憶說。「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。從工藝上看,我知道它們來自秦朝。我確信我們發現了非凡之物。」

到了1974年7月,一支考古隊抵達並開始小規模挖掘。他們的發現令人震驚 — 不僅僅是幾尊俑,而是一整支排列成軍事陣型的地下軍團。

3

從地方發現到世界奇觀

這一發現發生在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。文化大革命即將結束,中國開始對外開放。1975年,第一批外國遊客獲准參觀挖掘現場。

1978年,當兵馬俑的照片出現在《國家地理》雜誌上時,引起了全球轟動。突然間,每個人都想來看看這些神秘的陶俑。西安的旅遊業隨之暴增。

如今,兵馬俑是中國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之一,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,每年吸引超過500萬名遊客。而這一切,始於一群農民為了農作物尋找水源。

農民後來如何?

發現兵馬俑的農民每人獲得了約30元的微薄獎勵(當時約5美元)。最先用鏟子挖到戰士的楊志發後來在博物館現場工作,為遊客簽名售書。當被問及是否後悔找到兵馬俑而非水源時,他微笑說:「我們找到比水更好的東西 — 我們的歷史。」

計劃您的旅程

充分利用兵馬俑之旅所需的一切資訊

必要資訊

門票與開放時間(2025年)

  • 門票費用:
    • 3月至11月:150人民幣(約23美元)
    • 12月至2月:120人民幣(約18美元)
    • 身高1.2公尺以下的兒童免費
  • 開放時間:
    • 3月16日至11月15日:上午8:30至下午6:00
    • 11月16日至3月15日:上午8:30至下午5:30
    • 最後入場:閉館前1小時
  • 導覽服務:
    • 英文語音導覽:40人民幣(另需100人民幣可退還押金)
    • 英語導覽員:2小時導覽約200-300人民幣(約30-40美元)
    • 旺季(5月至10月)建議提前預約

交通方式

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中心以東約40公里(25英里)的臨潼區。

旅遊巴士(推薦)

從西安火車站東廣場搭乘旅遊巴士5號線(專線5)。巴士每10-15分鐘一班,運行時間為上午7:00至下午7:00,車程約1小時,單程7人民幣。

公車

從西安火車站搭乘307路公車,車程約1.5小時,單程8人民幣。此選項較擁擠,但可體驗當地生活。

私人包車

含司機的私人包車往返費用約400-600人民幣(含等候時間)。可透過酒店或旅行社安排。

計程車

從西安市中心搭乘計程車單程約150-200人民幣。建議請司機等候或安排回程時間,因回程計程車不易找到。

內行建議

充分利用您的參觀

  • 最佳參觀時間: 為避開大型旅遊團,建議上午10點前或下午3點後抵達。平日比週末人少。
  • 參觀順序: 先觀看電影院的360度影片,再依序參觀第三坑(最小)、第二坑(中型),最後第一坑(最大),以體驗最震撼的景觀。
  • 攝影建議: 允許無閃光攝影。建議攜帶變焦鏡頭,因觀賞區為高架走道。
  • 天氣注意: 坑內有遮蓋但無空調。夏季炎熱潮濕,冬季寒冷,請依天氣穿著合適服裝。
  • 所需時間: 包含博物館在內,建議至少預留3-4小時深入探索遺址。

來自遊客的分享

「不要匆匆走過第二坑,那裡有保存最完好的戰士,包括著名的跪射俑。這裡的燈光也更適合拍照。」

— 來自澳洲的莎拉

「出口附近的青銅戰車很容易被忽略,但非常精美。它們是1/2比例的模型,細節驚人,可以看到2000多年地下的小把手和裝飾。」

— 來自加拿大的麥可

「我們雇了一位在遺址工作15年的私人導覽員。她分享的故事和細節讓整個體驗比獨自參觀豐富得多。」

— 美國約翰遜家族

一日遊推薦

這些附近景點與兵馬俑之旅完美搭配

華清宮

華清宮溫泉

距離兵馬俑僅6公里,這座皇家溫泉自唐朝以來為皇室提供舒緩之處。這裡也因1936年的「西安事變」而聞名,是現代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。

從兵馬俑搭計程車約30分鐘
了解更多
秦始皇陵

秦始皇陵

秦始皇的實際墓丘尚未開啟,但您可以參觀遺址並了解地下的可能情景。古籍描述了水銀河流和保護無數珍寶的陷阱。

從兵馬俑搭計程車約15分鐘
了解更多
驪山

驪山

這座風景秀麗的山脈提供登山步道、古老寺廟和壯麗景觀。根據風水原理,秦始皇選擇此處作為陵墓地點,因其具有保護能量。

從兵馬俑搭計程車約20分鐘
了解更多

迷人事實

讓兵馬俑更令人印象深刻的驚人細節

01

無一雷同的戰士

超過8000尊戰士,每尊都有獨特的面部特徵、髮型和表情。考古學家認為,它們是以秦始皇軍隊中的真實士兵為原型。有些面孔帶有蒙古特徵,有些則反映中亞特色,展現古代中國的多樣性。

02

原本色彩鮮艷

製作時,戰士們塗有紅、藍、綠、紫等鮮艷色彩。出土時,許多仍保留可見顏料,但暴露空氣後很快氧化剝落。如今,科學家正努力開發保存技術,以保護剩餘的顏料。

03

先進的武器技術

與戰士一同發現的青銅武器塗有鉻,2000多年未生鏽。這項技術直到1930年代才在西方「重新發現」。許多劍出土時仍鋒利,弩的扳機仍可運作。

04

量產技術

戰士們採用早期流水線生產方式製作。身體由模具(已辨識出8種基本型)製作,頭部則個別雕刻後組裝。這使得量產同時保留個性成為可能。

05

僅發掘一小部分

目前遊客看到的僅約佔兵馬俑總量的30%。為了等待更好的保存技術,許多部分故意未發掘。地面穿透雷達顯示還有更多戰士等待出土。

06

工匠被處決

歷史記載顯示,秦始皇為了保守陵墓秘密,將所有參與建造的工匠活埋。近期的考古證據顯示這可能是真的,遺址附近發現了年輕男性的集體墓地。

圖片庫

探索這些古代戰士的驚人細節